三、截肢人的锻炼方法
截肢人可以参加田径、游泳、篮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舞蹈等多种体育活动。乘坐轮椅是下肢截肢人行动的主要方式,既可参加身体锻炼,又可参加体育竞赛。学驾驶轮椅,应使轮椅与身体紧密地结合为一体。轮椅一般用手驱动前进和制动。就当学会驱动、变向、转圈、上下坡和急停等技术。轮椅应不同地面上行驶。老年人的轮椅后轮要大些,这样轮椅后倒时,扶手可以支在地上,上面乘坐者不致摔伤。截肢人要学会自己上轮椅。坐10分钟左右可用手支撑"站立"一段时间,一方面防止褥疮,一方面可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机体平衡能力。乘轮椅出发时,轮子要正,不要打横,否则要后退。起动时要推大轮的幅条,移动3~5米时,再推小轮子;手轮处于髋关节水平部位为好。手用力要匀,不要突然发力;出发时,手在身体前边推幅条,否则胃前部要翘起来。轮椅转弯时外面手的力量要大些,身体向内倾斜。手握推手轮不要太紧,较好的方法是推一压一。乘坐轮椅可以参加打篮球、乒乓球以及舞蹈、田径等项活动。
四、截瘫人的锻炼方法
截瘫是由于直接操作(如火器、刀刺伤等)和间接操作(脊椎骨折、脱位等)脊髓所致。脊柱操作可影响到肌肉逐渐萎缩、丧失有关的感觉和知觉、某些器官功能受损(如膀胱失控等)或失去某些活动能力等,严重的有生命危险,所以,外伤性截瘫者应积极早期进行抢救与合理治疗,加强护理工作,争取脊椎骨折、脱臼达到复位和脊髓功能早期最大限度地恢复。对脊髓功能未能得到恢复的人,应积极加强功能训练,开展康复活动,以促进麻痹肌肉的恢复,防止关节、韧带和附近肌腱粘连,保持肢体关节正常活动。体育是一种良好的康复手段,对于促进全身及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正常的新陈代谢、恢复机体及肢体的功能有积极作用。对于截竣人,体育具有更重要的作用。卧床初期,活动急剧减少,机体代谢能力降低,内脏功能减弱,严重影响健康;情绪烦燥,影响正常的心理,怕以体育有以下主要作用:
4.1、预防合并症:截瘫病人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、泌尿道感染、肺炎和胸脉栓塞等。其中泌尿道感染对生命危害最大。截瘫珍早期的体育锻炼,有助于加强健康肌肉和麻痹肌肉的功能,增加腹压和腹肌的力量,排尿时借助于腹压而减少残存尿量,有利于避免泌尿道感染。
4.2、保证肌肉正常的代谢活动:截瘫病人往往发生血管运动神经功能障碍,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,肢体容易浮肿。通过身体锻炼,能促进肢体肌肉群血液循环,增加肌肉血液回流量,有利于排出肌肉代谢产物,防止水肿发生,保证肌肉正常的生理活动,维持一定的紧张度和收缩力量。
4.3、早期锻炼可以防止关节粘连、韧带挛缩:身体锻炼增加了关节的活动,促进了关节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,加强新陈代谢,减少肌肉、韧带的互相粘连和水肿,并能使关节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生理韧性,防止关节囊挛缩,保持关节正常的功能。
4.4、防止肢体骨质疏松:肌肉和骨骼长期处于完全"放松"状态,易出现废用性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,严重的可发生病理性骨折。身体锻炼可使骨骼和肌肉受到一定力量的牵张刺激,改善营养的供给,都有利于调整体内正氮平衡,防止钙质脱失,保持骨的正常结构及功能。
4.5、增强工作和生活的信心:体质的康复与增强、良好心境的维持、人际交往的扩大,都有利于增强生活的乐趣、信心和勇气。截瘫珍体育活动以保持关节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为基本内容,例如经常变换体位、穿戴夹板、被动运动和牵引活动等。在下地活动之前,应在床上做体操(上肢主动性活动、下肢被动性活动)、床上坐起练习以及做"截瘫操"。对于截瘫病人,可做些适当的增强上、下肢和躯干的肌力练习,以恢复休力;到一定时期,可以做些基本的联合动作,例如扶床站立--靠墙站立--扶双杠站立--扶拐杖站立--扶要站立--自己站立,开始需有人照料,时间由5分钟逐渐延长,由双腿站立过度到单腿产立。在站立的基础上,再练习行走:扶双杠站立,轮换做两腿的提腿、抬腿、摆腿、左右转动骨盆。两手扶住双杠,练习移步行走;站在行走车内,一边扶车移动下肢,一边带动行走车前进,车后边有一座位,可以休息;架拐杖行走;由"四点步"过度到"摆动步"。截瘫病人必须做一些一般发展练习,尽力做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活动,这都有重要的康复保健作用。